淺談兒童戲劇教育
訓練元素的開展要不斷的深化。不在多,少而精。把復雜的訓練方式變得簡單。
在表演訓練元素中,音樂是不可缺的一種手段。音樂可以讓孩子身心得到放松,誘發(fā)孩子肢體本能的表達。在想象力訓練中,將音樂與肢體結合訓練—— “白日夢想家”就用了這樣的理念來設計訓練方式。
舉例闡述其中的一個練習《魔法花園》。
訓練的實踐方式:讓孩子以自己舒服的姿勢躺在地板上,閉上眼睛,保持呼吸流暢。引導學生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老師的提示語中。音樂慢慢進入,老師慢慢提示:“隨著音樂,自由的釋放你的想象力。你現在是一個花匠,你站在小院的門口,木頭做的小門,上面布滿了灰塵,摸上去澀澀的,你試著推了一下,門把手是鋼鐵做的,有點涼,你用盡力氣把門推開,非常重,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你是否喜歡這種聲音呢?當門打開,院子里都是松軟的泥土,沒有一株植物。你把自己的工具籃放在地上,很沉,它把你的手勒出了一道痕跡。你用手撫摸土地,松軟的泥土在你指縫游走,泥土的味道鉆進你的鼻孔,你是否接受這種味道?你的身體可以自由的反應。天氣很熱,陽光曬得你睜不開眼睛,你找出小帽子帶著頭上,它是你最喜歡的顏色。你聞到了帽子上有洗衣液的味道,戴上帽子后,你感覺頭發(fā)不再那么燙了。你仔細的觀察四周的環(huán)境,開始工作,從工具箱拿出工具,選擇你的方式,開始挖坑,你的汗水滴在泥土中,隨之消失不見。你拿出種子,一個個的放進去。(你非常清楚你拿的是什么種子)你把它們用土埋好,準備澆水,你找到一個水管,用手去觸摸水,冰涼濕潤,水滑過你的肌膚,你鼻子感到了潮濕,你洗了把臉,肌膚非常濕潤,然后選擇你的澆水工具,開始為種子澆水。當你忙完這一切,覺得非??诳?你打開了一瓶水,那是你最喜歡的飲料,你聞到了它的氣味,水進入你的口腔、喉嚨,慢慢流到肚子,你坐在地上,吹了一口氣,魔法開始了,種子慢慢發(fā)芽,綠色的嫩芽在生長,越長越高,花苞慢慢展開,變成了你最喜歡的花,你聞到了花的氣味,整個空間都是你種的花。你開始用手觸碰它們,花瓣很脆弱,上面還有著水滴,你看到了葉子的紋理,感受到了它的溫度。你摘了一大束花朵,放在你的工具箱里,你把手洗干凈,很仔細的看了一下你的花園,每個角落你都觀察的很仔細。天慢慢暗下來,你帶上工具箱,離開了花園……。”
“白日夢想家”訓練融合多種元素的訓練,對于打開想象力、五覺的感受、音樂的律動性、肢體化表達都有很好的效果。老師要多選擇描述性的語言去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引發(fā)感受的也定是非常具象的想象力。
此訓練的元素可再深化,老師鼓勵學生把剛才的想象,結合音樂用肢體再現一遍。前期并不要求無實物的真實性與邏輯性,誘發(fā)孩子將頭腦中的想象通過肢體外化出來。將頭腦中想象力轉化為形象的動作,是這一階段的訓練目的。
語言訓練
對于語言訓練,表演老師一定要賦予想象力的元素。不可只停留在文字表層的意義。用學習一則詩歌舉例說明,葉圣陶的《誰也沒有看見過風》。在課程設計中,風的元素貫穿整堂課。
一段“風聲”音樂元素,鼓勵學生大膽的去按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風,風在空中舞動,肢體會有什么樣的方式。風“走路”有多少種方式呢?你的肢體會有不一樣嗎?觀察窗外的樹葉怎樣舞動,如果你是一片樹葉,風在身邊吹過,你的肢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打開窗戶,風拂過你身體,鉆進你的頭發(fā)絲,臉上,指尖,你肌膚會有怎樣的感受?風如果會說話,會發(fā)出怎樣的的聲音呢?呼吸的幅度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比如“龍卷風”“微風”“颶風“等,聲音和肢體有什么不同呢?
用綜合性的元素去打開孩子的想象力,開口前養(yǎng)成圖片化的視覺感,對于文本的詮釋才不失生命感。當孩子的注意力放在視覺化的圖像上,所謂的緊張和無謂的小動作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也就解決了當眾表達容易緊張的問題。
戲曲元素的基本功訓練
從我國民族戲曲中,吸取民族藝術的滋養(yǎng),有助于學生提高肢體表達和了解民族文化。戲曲中的身韻組合,例如:團扇、折扇、水袖等表演組合,可以訓練學生肢體美感和韻律性的表達。比如,旦角身韻組合“團扇訓練”可引領學生具體到“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出去游玩的過程中,發(fā)現蝴蝶、撲蝶、坐船、摘花等一系列寫意性的身體表達。探索與話劇表達的不同,結合古典的民族音樂,組合性的身韻學習,對于兒童寫意性的美學表達有著獨特的滋養(yǎng)。戲曲中有句行話“手為勢,眼為靈,身為主,法為源,步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