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越調 >

湖北越調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湖北越調,是湖北省的地方戲劇種之一。又稱襄河越調、高腔越調、大越調。主要流行于鄂西北漢水中上游地區(qū)的谷城、老河口等地。所以湖北越調在鄂西北俗稱“襄河越調”,在谷城稱之為“谷城大越調”,在前不久谷城文化部門為該劇種申報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際,我應邀參加了這個劇種的進一步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這就給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使我又一次走近了湖北越調。

湖北越調是山西、陜西的梆子腔流傳到鄂西北后,與本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后所產生的地方戲劇種。從現(xiàn)存的資料中可以看到,湖北越調的行當齊全、程式完備、劇目眾多,不僅在襄陽一帶有著較深厚的群眾基礎,后來還流傳到了鄖陽、遠安以及與此地相鄰的河南等地。湖北越調除了業(yè)余班社的演出外,活動在這里的湖北越調皮影戲班子,對越調的傳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該劇種的聲腔藝術發(fā)展嚴重滯后,建國后除了谷城石花鎮(zhèn)、老河口的馬家崗等地有半專業(yè)的劇團演唱越調外,其它地方幾乎沒有越調的蹤影了,僅剩下一些皮影還戲在演唱越調。湖北省藝研所(原戲工室)上世紀八十年代采錄的越調音樂資料以及我們近來收集、錄制的音像資料,幾乎都是皮影藝人傳下來的。筆者曾經走訪過當年老河口馬家崗越調劇團的兩位老藝人,他們參加過戲曲舞臺的演出。一個叫皮之法,他唱旦角,另一位是劉兆安,演老生。他們介紹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北越調的演出情況,那時的業(yè)余劇團是越調、曲劇一起演。劇團排演的都是現(xiàn)代戲,如《紅巖》、《紅燈記》、《沙家浜》、《朝陽溝》等(估計這些劇目大多是演唱曲劇)。湖北越調的歷史上,是沒有女演員的,從未見過有女演員參加演出的記載。生角、旦角全都由男演員扮演,而且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變,其聲腔一直沿用男女同腔同調的辦法。兩位老藝人都提到“湖北越調的拖腔太多了”,“年輕人大都喜歡聽曲子”(指河南傳過來的曲劇)。“后來我們也就改唱曲劇了?!?通過他們的談話,也看出了湖北越調的觀眾群體正在慢慢流失。

谷城當?shù)氐奈幕鞴懿块T獨具慧眼,在最近幾年的“申遺”工作中,由文體局牽頭,進一步挖掘和傳承湖北越調這一傳統(tǒng)戲曲文化資源。通過“傳承舊調演繹新曲”來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當前,谷城縣文化館、縣劇團正在推出新型湖北越調曲目《打金枝》選段等,在葉祥成、葉東升兩位越調老藝人的正宗傳承下,幾經磨練,全新的視聽效果已經初露端倪。筆者參加了這一工作的全過程,對湖北越調的傳承與發(fā)展,有了一些更新、更深切的體會。

湖北越調的傳承與發(fā)展,要把握該劇種的三大特點,盡可能張揚之。一是湖北越調有一套完整的板式變化音樂體系,這在一些地方小戲劇種里,是少有的?!吧⒙锌焐ⅰ钡慕Y構形式,十分利于我們拿來表現(xiàn)情緒,刻劃人物,完成戲劇任務。二是唱腔尾音,用假嗓(或真假嗓相結合的方法)翻高演唱,在湖北越調里,稱為“鳥音”。三是有特色鮮明的伴奏樂器―“四弦”(也叫“四胡”)。四胡是四根琴弦,一三弦是一個音,二四弦是一個音,弓子的馬尾分作兩股,演奏出來是雙音效果,其聲響別具一格。我這次為湖北越調重新作曲、編配唱腔時,對上述三大特點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我首先選擇了大家熟悉的《打金枝》里的一段戲,《打金枝》是梆子腔系劇種共有的劇目,公主唱的“頭戴著美翠冠珍珠寶蓋,身穿著龍鳳襖紅繡花鞋……”,晉劇豫劇、秦腔等劇種的這段唱腔在民間早有流傳,現(xiàn)在用湖北越調的旋律、谷城的方言和音韻,加之華麗委婉的“鳥音”以及 “四胡”的伴奏,使得唱腔本身就具有了較為鮮明的劇種特色。

在湖北越調的傳承與發(fā)展中,應該找準難點,變其為突破點。首先要突破的難點是傳統(tǒng)的湖北越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聲唱腔。湖北越調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是沒有女演員參加演出的,更不用說出現(xiàn)過名旦名角了。戲里的男女角色都由男人扮演,女角的演唱,不像京劇和其他劇種那樣使用小嗓,而是采用男聲的本嗓報字,拖腔時才用假嗓翻高(也就是前邊講的“鳥音”)。在我接觸的所有聲響資料里,沒有一段女演員演唱的女腔。以前收錄的一些唱腔,都是在有伴奏的情況下錄制的,男藝人演唱的“女角”唱腔因為受到伴奏的音高、調高的制約,與老生唱腔的音高、調高沒有區(qū)別。所以,湖北越調的恢復和傳承必須解決男女同腔同調的“硬傷”。去年,我突發(fā)奇想,讓老藝人葉成祥不要伴奏,讓他自己清唱了一段《打金枝》里公主的一段戲,葉成祥這時的演唱與不受伴奏音高的限制,音域比原來的加寬了,韻味也好多了(起碼有了女角的韻味),下一步就是記譜、整理,重新作曲和編配,在這個過程里,我才用了越調固有的一套板式“慢板【越調】―中板【垛板】―快板【二流】―散板【慢二流】”,編創(chuàng)時特別注重了旋律性和女聲的歌唱性,對該劇種的三大特色盡可能地張揚之。經過與演員的不斷磨合,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的。盡管唱段還是個雛形,不算完美,仍在修改之中,但人們還是倍感親切。很長一段時間在谷城縣劇團的大院里,隨處可以聽見“頭戴著龍鳳冠 珍珠寶蓋”這段湖北越調女腔的旋律。演唱者李春閣被大家稱作是湖北越調“女聲唱腔第一人!”

再一個難點就是湖北越調已經“休眠”多年,觀眾對這個劇種已經十分陌生了,傳承者斷檔,欣賞者斷代,何為“湖北越調” ?!是我們必須逾越的一個重大難關。這一點,谷城文化部門已經給予了高度重視。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同時,以演出“唱腔選段”起步,讓當?shù)厝罕娏私庖幌滤穆暻豁嵨叮旱诙绞峭ㄟ^中小型劇目的排演,如三小戲、小喜劇、傳統(tǒng)的、新編的等,把湖北越調的綜合特色介紹給人們,再往下是排演適合湖北越調上演的大型劇目,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