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彩調 >

彩調的發(fā)源地是哪里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彩調劇是廣西兩大地方劇種之一,永??h羅錦鎮(zhèn)林村是中國彩調的發(fā)源地,林村林姓家族則是永??h最早的彩調世家。在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福建莆田人鄭曦來任永福知縣,其林姓侍從隨之來永福,后在永福羅錦林村定居,購置田園,伐林拓地,繁衍子孫,因不服水土,便回福建老家迎請了令公托塔天王李靖的牌位、神像回來鎮(zhèn)邪,在祭祀令公牌位時分別耍武術和跳令公(神燈),俗稱為武燈和文燈,后又在祭祀時自我模仿儺戲演出來助興,這種祭祀演出的形式,是廣西地方山歌調、福建地方采茶小調、跳神調和花鼓戲以及模仿桂林儺戲的表演結合體,也就是彩調的雛形。現(xiàn)在,羅錦鎮(zhèn)鄉(xiāng)村群眾仍稱彩調表演為“唱燈”。

永福彩調歷史悠久,在清乾隆年間,羅錦林村便有彩調演唱班子并授徒傳藝,彩調作為劇種已經成熟,而在清道光至光緒間,永福更是有了“調子王”蒙廷章(1815―1874)、林錦溪(1835―1884)等一大批著名彩調藝人和班主,至清末民初,彩調逐步傳出永福,唱遍廣西,成為廣西兩大地方戲之一。 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更得到了弘揚和發(fā)展,永福縣每年都要舉辦全縣性的“茅江之夏農村彩調大賽”,目前,永??h專門成立了縣彩調團,全縣組建業(yè)余彩調隊70多支,縣城的“彩調一條街”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行人駐足觀看。在永福學彩調、看彩調蔚然成風。2004年,該縣彩調劇《婆媳之間》榮獲全區(qū)群星文藝大賽一等獎。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