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聲調的發(fā)展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在聲調的發(fā)展上,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聯綴結構,未采用管弦樂器奏。1930年前后,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1912年,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何叫天又創(chuàng)出連環(huán)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隨表現內容的不斷更新,淮劇的流派唱腔也出現了紛呈并茂的繁榮景象。早在淮調和〔呵大咳〕形成階段(甚至在香火戲階段),因為語言等因素,主體曲調就有東、西路派系之分。東路唱腔富于旋律,音調純和;西路唱腔近似口語化,短促強硬。建國后,流行在江南的淮劇以自由調為主體貫串發(fā)展,清新明快;而蘇北的淮劇,仍然保持以淮調、拉調為主要發(fā)展線路的做法,鄉(xiāng)土氣息甚濃。不少有成就的淮劇著名演員,從這些不同聲腔體系中創(chuàng)造新腔,如筱派 (筱文艷)、馬派(馬麟童)的自由調,李派(李少林)的拉調(閃板),何派(何叫天)的拉調(疊句、連環(huán)句)等。
上一篇:淮劇角色行當之三二三花臉
下一篇:淮劇的曲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