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音樂》教材分析與教學研究 (下)
摘自:《鳳凰教育網(wǎng)》
六、加強綜合與滲透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以審美教育為主旨的基礎音樂教育,之所以倡導“綜合”的理念,根本的要義在于“綜合”有益于改變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發(fā)展。
音樂課程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實踐證明,中小學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所接受的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較大地影響著其他素養(yǎng)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tài)勢,對音樂教育的各種影響因素給予高度重視。從藝術的本質上講,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審美意蘊、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通之處。從發(fā)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與此同時,這種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內容之間所固有的融合趨勢與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存在著某種同構關系。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通感”這一心理現(xiàn)象,也使得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內容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在另一方面,作為藝術的一個最主要的門類,音樂也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lián)系,這也使得音樂課程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如在中小學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地理、生物、數(shù)學、體育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成為可能。此外,只要音樂教學能保持一種開放的態(tài)勢,具有較寬的視野,那么,課外音樂活動、社會音樂教育環(huán)境便都能成為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音樂課程中貫徹綜合原則,可以有以下具體做法:其一,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音樂文化知識可以在學生參與的創(chuàng)作、演唱、演奏、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結合著講解;許多音樂欣賞內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來加深體驗,加深理解;可以結合唱歌與演奏來進行創(chuàng)作教學,并通過唱歌與演奏來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其二,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來表現(xiàn)音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是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可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音樂。其三,把音樂課程與包括語文、歷史等在內的與音樂藝術有關的其他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音樂與文學關系密切,音樂教學可與語文教學(詩詞、戲劇段落等)溝通;音值、節(jié)奏等內容可與數(shù)學課中的數(shù)量概念結合講解;節(jié)奏與自然界現(xiàn)象、與人的生理現(xiàn)象以及人的運動方式有關,教學時可與自然常識課溝通;體育課的廣播操、韻律操等與音樂節(jié)奏感、旋律感的聯(lián)系很緊,也能夠有效結合;一定的音樂與這種文化產(chǎn)生的民族、地理、環(huán)境、歷史條件、語言語音特點、生活習俗、文體交流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故音樂課與歷史課、地理課的結合也并非困難。最后,可有意識地把音樂課堂教學與課外音樂活動結合起來,把學校音樂教學與社會音樂環(huán)境結合起來,如社會音樂生活中的某些機制(廣播、電視、藝術團體等)可為音樂教學所用,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七、把激發(fā)興趣貫穿始終
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態(tài)度,并由此產(chǎn)生參與、認識和探究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動過程或認識過程不是一種負擔。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應該說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基礎音樂教育中,把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就教育現(xiàn)狀而言,音樂教育由于沒有升學考試的外力推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成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甚至是惟一動力,學生沒有音樂學習興趣,音樂課程就有可能成為虛設;就音樂教學而言,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其基礎性主要不是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音樂學習興趣,或者說音樂興趣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沒有興趣做基礎,包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就難以完成;就終身教育而言,音樂興趣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即是學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fā)展自身音樂能力的動力催化劑。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已經(jīng)步入終身學習時代的當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學會音樂”為“會學音樂”,更需要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因此,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便成為音樂學習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能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chǎn)生感情。如果通過九年義務教育連個音樂興趣都沒有在學生心中建立起來,那就不能不說我們的音樂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失敗了。如果我們的音樂課不能使學生喜愛,不能成為發(fā)自學生內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謂“音樂學習”對孩子們來說都沒有意義。
基礎音樂教育對音樂興趣培養(yǎng)的關注,必將帶來音樂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的革新與變化。諸如改革教學內容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過分注重經(jīng)典知識的傾向,加強音樂教學內容與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被動模仿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索發(fā)現(xiàn)等多種音樂學習活動;改革教學評價過分偏重知識、強調選拔的傾向,建立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等等。這種圍繞著興趣培養(yǎng)的音樂教學改革,無疑會展現(xiàn)出一個音樂教學的新天地。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孩子們更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便成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將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
《音樂》教材框架和編寫思路
《音樂》教材編寫的目的、指導思想
目的:
讓人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
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發(fā)展為核心。
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
體現(xiàn)人文學科的共性與音樂教育個性的統(tǒng)一。
體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的時代要求
《音樂》教科書框架體系
小學1―6年級人文主題:
一年級(1、2冊) 奇妙的音樂世界
二年級(3、4冊) 音樂與我的生活
三年級(5、6冊) 可愛的音樂朋友
四年級(7、8冊) 音樂與大自然
五年級(9、10冊)音樂和我的祖國
六年級(11、12冊)走進世界大家庭
音樂基本常識
一年級至六年級
一年級、二年級各冊目錄
●小學教科書1―4年級為8個單元;5、6年級為6個單元。
●每一單元有四部分組成,即演唱、演奏、聽賞、活動。
●“活動”設置:“歌表演”、“律動”、“音樂游戲”、 “集體舞”、“我的創(chuàng)造”、“露一手”、 “小小音樂劇”、“采集與分享”、“精彩回放”等欄目。
教師用書簡介
小學《教師用書》編寫結構
1、編寫意圖
2、教學目標
3、課時安排建議
4、內容提要與教學活動建議
5、參考課例
6、相關資料
《教師用書》使用的注意事項
1、要認真學習領會《綱要》的精神,把握《課標》的要求,在轉變教育觀念上下工夫。
2、教科書和《教師用書》是針對一般學校的音樂教學實際編寫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因校制宜”、“因材施教”、靈活安排。
3、《教師用書》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料,有不少是幫助教師理解《音樂》教科書的。
4、《教師用書》提供的課例僅供參考,它們只是組織教學的一種嘗試,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有許多種方式。
教材主要特點:
人文性
音樂性
開放性
綜合性
講看的課例
一、《頑皮的小杜鵑》
1、聽音樂自由表演律動(放伴奏音樂)
提問在每一句的什么地方聽到杜鵑的叫聲?
想象自己是一只小杜鵑藏在大樹后面,聽到叫聲時露出頭來
2、聽音樂、表演
然后提問:每一句后叫了幾聲?有沒有高低之分?
3、再聽,表演,在高與低處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學生在教室內隨意朝哪個方向表演。
4、師演唱:第一遍用lū唱,學生在師唱到叫聲處用不同手勢表示出來,第二遍唱詞,學生唱叫聲處并做手勢,師只做手勢不唱這一地方。
5、介紹歌曲名
6、劃成不同的部分,師生配合(紅藍色)師彈琴唱譜,生接唱,問師生唱的有何不同?
7、師生配合再填上歌詞演唱(對唱)
8、圍成兩圈,(男生在內圈,女生在外圈)找好舞伴,第一二句邊走邊唱,在叫聲處做高低動作,三四句轉身變成四條直線面向講臺表演。
評議
9、站成圈,第一段時唱,第二段時表演。(放音樂)
10、講解之后再來一遍。
南京力學小學賈晶晶執(zhí)教。
評:流程很清晰。師生互動,層層遞進,在問題中循序漸進將識譜教學融入教學中。所以,教材要靠大家去開發(fā)和實踐。
二、音樂游戲《老鷹捉小雞》
1、聽音樂,問音樂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高低、快慢、長短)有的地方差不多相同相似用不同顏色表示(圖)
2、再聽一遍,想一想他們在做什么游戲?師讓他們表演試一試,隨著音樂的變化
3、說他們在做什么游戲,找學生上臺表演:捉迷藏,警察抓小偷。
4、問:做音樂游戲時要怎樣呢?讓學生回答,老鷹捉小雞如何做這個游戲呢?
5、再聽:想一想怎么做,商量商量(學生開始討論,有的邊表演邊討論)
6、提問怎么去做?帶著表情做,跟節(jié)奏去做,老鷹走到哪里,雞媽媽保護到哪里,隨著音樂的變化去做。
7、師生表演,找?guī)讉€同學上臺表演
8、找一組學生表演(帶上頭飾)底下的同學拍手
9、沒上臺的同學上臺,分兩組自己分工做音樂游戲
師喊54321開始
10、這個音樂還能做什么游戲,討論:抓小魚、抓小偷、捉迷藏
11、自由組合,師分配地方表演各自內容。
(南通二附小李小東執(zhí)教)
評:感受速度、力度的變化,關注音樂,組織好,否則亂成了一鍋粥,最后有進行了拓寬。給我們帶來思考,不只是回去模仿。
三、歌曲《對鮮花》的教學
1、投影拍手游戲詞
2、自己找游戲伙伴,站立拍
3、加難度,歌詞節(jié)奏都變了跟師一起做
4、加上動作,接著學生齊做
5、加上襯詞邊拍邊對
6、師生對
7、加難度(跟音樂對)
8、介紹《對鮮花》
9、聽老師范唱(注意了角色)
評:教師自身素質,挖掘教材,很受啟發(fā)。
音樂教學實驗與研究
1、領會課程理念,把握課程特點。
2、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做好學生教學指導。
3、優(yōu)化音樂課堂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 。
4、研究如何備好課和上好課。
在教學中注意:
1、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無論是唱歌、演奏、創(chuàng)作活動,都是圍繞聽這個中心來進行的。因此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之中,是音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音樂知識的講解,音樂技能的傳授和練習,容易將注意力偏重于語言、樂譜、動作等“非音樂聽覺體驗”方面,以致忽視聽覺體驗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2、參與音樂活動是音樂學習的基本途徑。
3、綜合實踐應以音樂為主線。
4、評價要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參與態(tài)度。
起始課很關鍵,要把音樂元素巧妙地融合在音樂活動中,同時把人文性融入其中,讓學生喜愛上音樂,不是通過說教式來完成。
練好柯爾文手勢,三年級的《音樂是好朋友》,音樂要關注旋律的記憶,抓住音樂的特點和作品的魅力。,可聯(lián)系三個聲部的輪唱教學。示范教學要充滿音樂性,識譜是三年級的起始課,一定要抓好。
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思考
《音樂》課程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1、對“興趣”在教學中如何把握“度”?
2、教學中對“雙基”的理解,怎樣實施?
3、過分注重綜合,而削弱了音樂本體?
4、歌唱教學中的識譜問題?
5、教學中的評價問題?
6、多媒體在教學中運用恰當?shù)膯栴}?
7、器樂教學如何實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