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性的表現(xiàn)運用
摘要:在教育發(fā)展的今天,素質(zhì)教育已被普遍采用,而素質(zhì)教育又是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高素質(zhì)人才為核心的素質(zhì)教育。小學音樂教育要重視對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和對音樂的興趣的培養(yǎng),為他們的音樂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小學音樂教師要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增加趣味性、創(chuàng)造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其參與程度和課堂效能。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性策略;唱歌教學;
小學是音樂教育的初級階段,是音樂教育的黃金時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既能訓練學生的歌唱技能,又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學生在歌唱活動中的感受,為學生的音樂欣賞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活動形式是教師的課堂活動,教師要想使課堂充滿樂趣,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一、趣味教學的實施
(一)教學要有趣,講授要實用。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趣味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心理處于較好的狀態(tài)。這種教學活動應該在整個課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貫徹。有趣的本質(zhì),是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讓他們能夠更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識。素質(zhì)教育要求學校要為學生提供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yè)人才,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在趣味化的同時,又要兼顧講授的效果,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這是不易實現(xiàn)的。
(二)自主學習,教育要有創(chuàng)造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處于被動地位。而有效的教學,就是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自我探索中,學生會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并將自己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這種能力被稱為“創(chuàng)造力”。這就是趣味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
(三)對學生個人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是一種抒發(fā)情感的藝術學科,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趣味教育是一盞明燈,它能點亮學生的學習之路,使他們步入藝術的魔幻殿堂,使他們在濃郁的音樂氣氛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提升他們的個人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師運用趣味教學時,能使學生通過對歌唱的理論和技術進行直觀的展示,使他們能夠體會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從而使他們能夠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情感,從而為今后的音樂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實踐
1.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明確教育目的
正確的教育理念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學什么、怎么學、怎么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要達到明確的教學目的,就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由于教師的思想與學生的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自己的教育態(tài)度和教學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獲得快樂,從而使自己愛上音樂,陶冶自己,從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要把教學目的與具體的社會和個體的教育需求相結合,實現(xiàn)質(zhì)與量的轉(zhuǎn)換。首先,要重視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過分地將音樂教育神圣化,而要將音樂作為一門普普通通的科目,與其他科目還是有區(qū)別的。教師必須認識到,好的音樂教育能夠影響人,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因此,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教育的內(nèi)涵,就顯得尤為重要。好的音樂教育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怎樣去欣賞和關心別人。盡管這對小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過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教育中,正確的教育理念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通過情景教學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情景教學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它能把學生所熟悉的場景中的困難,通過對學生的親身體驗,有效地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困難,提高了音樂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學生已開始接受學前教育,幼兒期基本的音樂和音律知識,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學段的增加,在不同的音樂活動中,對音樂的理解和感覺都會得到改善,因此,通過情景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用生動的故事來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的環(huán)境中,進行與所學有關的游戲,使他們能夠更快地了解到音樂的知識,并能體會到其中的情緒變化。例如,在學習《老鼠與大象》這首歌時,老師可以設定一個場景,讓幾個學生模仿,一位學生模仿老鼠的叫聲,一位同學模仿大象的叫聲,同學們相互配合,將歌曲中的故事表達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三)將現(xiàn)實與趣味相結合
藝術來自生活,尤其是音樂。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創(chuàng)造的生命環(huán)境的感知。在對這種人生情景的設想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用自己的頭腦,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聯(lián)系起來,從而幫助他們積極地提升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在教學中,可以將音樂的知識簡單明了地與情緒元素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為何要這樣唱歌,怎樣唱歌更有感情,同時還可以組織課堂上的現(xiàn)場小練習,使學生與科目的關系更加緊密。通過自我訓練,學員將對有關音樂的認識加深,并逐漸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趣味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開展小游戲,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探索各種教學錄像,使學生改變對音樂的漠不關心,從而對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的興趣更強,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悅.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中的趣味性[J].求知導刊,2021(09):81-82.
[2]章悠.結合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J].北方音樂,2019,39(24):192+202.
[3]于亞平.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05):54-55.
[4]蔣美蓮.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J].黑河教育,2018(01):66-67.
[5]陳晶.探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4):125.
[6]楊玉婷.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