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器進課堂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的研究
摘要:在音樂的教學中,使用打擊樂器教學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強烈的節(jié)奏感,而且也帶給人們旋律感,產(chǎn)生和聲的效果。隨著教育的改革和深化,教學內(nèi)容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當前在每一冊教材中都安排了打擊樂器學習內(nèi)容,深受學生喜愛。這也說明在教學中有效的引進打擊樂不僅激發(fā)了學生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打擊樂器;小學音樂;策略;
1 引言
音樂教育近年來備受關注。因為教育的要求發(fā)生了變化,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關注點已經(jīng)從理論知識的學習轉向素質(zhì)教育上,所以音樂的教學也變得重要起來。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音樂教師指導學生充分感受打擊樂器的音色,幫助學生能夠合理分辨不同樂器的音色,并可以采用打擊樂器敲打出長短和強弱不一的音律,強化學生對于音樂韻律的感知和理解。因為打擊樂器的節(jié)奏感很強,可廣泛應用在各類音樂合奏中,是音樂教育中較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對小學生的音樂啟蒙有著積極影響。
2 打擊樂器概述
從字面上看打擊樂就是通過敲擊發(fā)出聲音的樂器。并且打擊樂是有音高的差異的,通過音高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固定音高和不固定音高的,像云鑼、編鐘這種就是典型的固定音高的,而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這些則是不固定音高的代表。對于打擊樂還可以通過發(fā)音體的不同劃分為革鳴樂器和體鳴樂器。前者是借助樂器上的皮膜或革膜進行發(fā)聲,所以還有膜鳴樂器的叫法,鼓類樂器就是其中的樂器,體鳴樂器則是通過擊打本身發(fā)聲的樂器,具有代表性的像鐘、木魚、鑼、鈸、鈴這些都是。打擊樂器中,最常見、最為大眾熟知的要屬鼓類。在古代,鼓最早用于祭祀,之后用于戰(zhàn)場以鼓舞士氣。周朝時,鼓開始作為樂器?,F(xiàn)代漢語中,“鼓”有“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之義。
3 打擊樂器教學的現(xiàn)狀
3.1 師資力量不足
對于這種器樂的教學,單靠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技巧的。需要有教師的教學和指導才能掌握好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但目前中國在音樂的人才培養(yǎng)上存在問題,對于打擊樂器方面不夠重視,也就導致了相關的專業(yè)人才不足。這種情況下想要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打擊樂器教學和指導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教師自身在打擊樂器上就不精通,就無法實現(xiàn)打擊樂器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對于學生來講,套路化、模式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力是不足的。
3.2 缺乏實踐活動
雖然當前對于音樂教學已經(jīng)較為重視,但在環(huán)境的建設上卻跟不上教育的需求。對于學生來說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當前對于音樂教學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主要的體系在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對于打擊樂器的教學除了讓學生認識和了解樂器之外,更需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但目前的打擊樂教學中還是缺乏實踐活動的組織,這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是不利的。
4 打擊樂器教學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的策略
4.1 學會聆聽
在學習中想要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做的是帶動起來學生的興趣,讓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地學習,才能達到高質(zhì)量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教授打擊樂器的使用方式的時候,先不展示接下來要使用的樂器,而是先讓學生們閉起眼睛,由教師使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讓學生們認真地去聽一聽,然后讓學生們分別猜一下:“這種聲音的特點是什么?你覺得它來自哪種打擊樂器?”這時候?qū)W生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會主動認真地去聆聽和感受,并主動積極地去想去思考,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具有趣味性,還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打擊樂器的效率。
4.2 鼓勵觀察
音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們對樂器的特點進行多多觀察,還可通過觸摸樂器的材質(zhì),記憶樂器的形態(tài),并記住不同樂器所發(fā)出的音色的差異,讓學生對于打擊樂器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知。當學習敲擊木魚時,教師無需著急讓學生們了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樂器或使用方式,而是先讓學生們?nèi)ソ佑|、去觀察感受樂器的特點,然后提問:“木魚有哪些特點啊?”學生們會踴躍的發(fā)言:“木魚是用木頭做的!”“表面很光滑!”“聲音很清脆!”“外表像一只木制的小魚!”等等,進而引導:“那么這種用木頭做的小魚叫什么呢?”“木魚!”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的過程不僅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4.3 指導操作規(guī)范
在學生們學會仔細觀察和認真聆聽的基礎上,想要學好打擊樂需要親自地感受和練習。所以教師應該充分放任學生們自由體驗,不要著急教導學生們應該如何使用,而是先培養(yǎng)對打擊樂器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演奏曲子,先感知打擊樂器的音律,激發(fā)其樂器感受能力,并鼓勵學生自己嘗試進行演奏,并與同學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探討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打擊樂器的了解程度。在學習打擊樂器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體驗之外,還需要教師的技巧指導,通過糾正錯誤才能快速的掌握正確的方法。例如,在敲打架子鼓的時候,音樂教師可以先教授學生們幾個抑揚頓挫、形式簡單的打擊方式,在示范中分辨基礎的音色,提高對打擊樂器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去打擊、去學習和感悟。
4.4 指導配器
學習樂器就需要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在進行打擊樂的教學中先讓學生了解樂器的特點和音效。比如,讓學生了解樂器的歸類,碰玲、三角鈴是高音的樂器;中音樂器有響板、鈴鼓、沙球以及木魚;鈸以及大鼓等屬于低音樂器。其次,小學生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形式、內(nèi)容、節(jié)拍、節(jié)奏以及旋律等特點,找出音樂中變化、對比以及互相呼應的地方,從而選擇合適的樂器。例如:感受樂器的強弱拍,感受不同樂器的強弱拍的差別,體會強弱對比?;蛘吒鶕?jù)音樂作品中樂段和樂句的結構并結合進行有機地融入打擊樂器,使得歌曲更具表現(xiàn)力和趣味性。配器是為音樂作品服務的,在保證對比統(tǒng)一性的同時,還需要體現(xiàn)出音樂的豐富性以及多彩性。
4.5 培養(yǎng)小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內(nèi)在動力。小學的打擊樂教學活動也需要注意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小學生在自愿的前提下接受打擊樂教學,便于從根本上保證打擊樂教學效果。能夠發(fā)出美妙聲音的樂器都能夠帶給小學生快樂,激發(fā)其興趣,使其主動探索。同時,為提高小學生對打擊樂的學習能力,教學內(nèi)容需要具有針對性,因為教學的主體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所以選擇節(jié)奏感強的打擊樂曲,還應確保打擊樂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并與生活貼近,讓教學設定符合小學生的趣味點。再者,在小學生學習和生活區(qū)域內(nèi),教師要盡量為小學生提供比較常見的打擊樂器以及音響設備。教師應為小學生準備光碟、磁帶、播放器、響板、鈴鼓等,或者是自制樂器,增加小學生與樂器接觸的機會和時間;或者在小學生休息、游戲時間播放音樂,培養(yǎng)小學生的節(jié)奏感。小學生在與樂器接觸的過程中,會自主地經(jīng)常去嘗試敲擊樂器,感受不同聲音。教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小學生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鼓勵小學生利用這些樂器創(chuàng)造不同的聲響和節(jié)奏,為舞蹈、故事或者歌曲伴奏。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將生活中的聲響、大自然的聲音與樂器結合起來,建立聯(lián)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在選擇樂曲方面,教師可以將《快樂的節(jié)奏》《小跳蛙》《小小少年》《小毛驢》《金蛇狂舞》等樂曲推薦給小學生進行學習,由于上述樂曲節(jié)奏明快,深受小學生喜愛,而這也是確保小學生能夠高效學習打擊樂的基本保證。